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航空维修中人为差错预防措施论文 

来源: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01

1.人为差错的内涵

人为差错是指航空维修人员在维修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了内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违反了维修保障要求,从而导致了差错的行为。人为差错是导致航空飞行及维修事故的主要原因。在维修操作的过程中,人为差错是客观存在的,想要完全杜绝人为差错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尽量减少人为差错,将产生差错的几率降到最低,使损失减少到最低。

2.航空维修人为差错的特点

2.1不确定性。影响人为差错的因素有很多,它并不是单一、固定的重复出现。某一个人为差错并一定都会造成事故的发生,但它一定是引起事故发生的内在隐患,如果不加以注意,在一定时机条件下,必然会引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2.2必然性。根据墨菲定律:一件事如果存在着发生差错的可能性,那么当累积到一定数量时,差错迟早要发生。对于航空维修保障工作而言,不管发生差错的几率有多小,都存在一定的必然性,我们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2.3可传递性。人为差错具有可传递性,当维修过程中发生一个人为差错后,很可能诱发另外一个、甚至更多的差错产生,可能具有一定的连锁和放大作用。

3.航空维修人为差错产生的原因

3.1主观原因。

3.1.1思想不够端正,对航空维修工作不够重视。在这种思想的引领下,造成理论学习不认真,维修保障技能差,对知识不求甚解,得过且过,发现和排除故障能力低,长此以往,导致人为差错的发生。

3.1.2工作作风不扎实。在维修保障过程中,有人觉得日常的、程序性的工作已经轻车熟路,不加以重视,草草了事,不认真按程序和规章制度操作,在检查维修过程中敷衍了事,没有做到认真仔细致,没有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排查每一个细节问题,从而导致维修事故的发生。

3.2客观原因。

3.2.1组织管理松懈。对维修保障工作质量的复查把关是防止不安全事件发生的重要措施,一些人为差错行为的发生,在一定程度是来源于组织管理的松懈。组织管理人员对人为差错的重视程度不够,平时督促和检查不到位、程序不落实、把关不严格,都给人为差错的产生留下隐患。

3.2.2工作环境的影响。航空维修保障工作的工作环境非常艰苦,经常在严寒、酷暑下工作,使维修人员的生理和心理受到很大影响,工作压力大,易发生人为差错。

4.预防航空维修人为差错的措施

4.1科学化管理,预防人为差错的产生。

4.1.1建立人为差错管理组织机构。人为差错管理组织机构是航空维修保障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该机构通过分析人为差错产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关措施,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4.1.2加强维修保障人员工作作风的培养。培养保障人员优良的维修作风,是保障飞行安全的关键。作风是工作的一种习惯,加强保障人员作风培养,一切按规章操作,极端负责、精心维修,全身心地投入到维修保障工作中是减少人为差错的有效途径。

4.2注意培养和提高保障人员预防人为差错的意识。要经常开展安全教育,增强维修保障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人为差错发生几率,确保航空装备的空地安全。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要针对维修工作实际,把握人为差错的规律特点,学习安全基础知识、安全规则,分析发生人为差错的原因,掌握预防人为差错的方法措施,从而提高维修保障质量。

4.3加强装备维修法规制度化管理。

4.3.1将安全规章制度系统化,信息化。在现有的条例、条令以及工作规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并把这些内容电子化,制成维修小册子,保证人手一册,以预防事故的发生为出发点,严格控制人为差错的产生。

4.3.2严格监督法规制度的落实情况。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复查把关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对照条例和规程中的内容逐条逐项进行,确定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坚决杜绝工作中图省事、凭经验、得过且过的思想和行为,对不按规章制度进行工作的人员要加大教育处罚力度,防止小事件酿成大后果。在维修保障管理过程中,各级干部要以身作则,科学维修,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落实好每项工作,发现人为差错现象要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改正。

4.4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氛围。工作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航空维修保障工作的效果,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可以有效的控制人为差错的发生,因此应该尽可能地营造良好的维修保障工作环境。

4.4.1改善工作环境。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两部分构成了维修环境。人工环境是指固定的稳定的航空的维修保障场所。自然环境是指大自然的气候环境。自然环境

上一篇:中国宫颈癌防治研究20年历程
下一篇:中国古代的“朝贡贸易”真的是面子工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