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1 引言
随着汽车技术的迅猛发展,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私家车数量急剧攀升,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交通事故随处可见,新手上路导致的交通事故、斑马线礼让行人导致的追尾事故频发,汽车防撞梁安全设计已显得非常重要。
2 汽车防撞梁设计现状
汽车防撞梁的结构设计,弓形钢结构的居多,此结构可以增强防撞梁的屈服强度,当车辆受到冲击时,能抵御较大的外力冲击,减少车辆自身的损失。目前,在防撞梁材料设计方面则以轻量化的铝合金材料为主,铝合金材料质轻且强度好,纯铝的抗拉强度约为80MN/m2,是低碳钢的五分之一[1]。但经过热处理其强度会大幅增加。虽然目前出现了无人驾驶汽车,无人驾驶车辆的安全性设计已经比较可靠,但应用还不是很广泛,目前传统车还占很大的比重,车辆安全设计还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在国外,防撞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被重视,由于防撞梁在事故中对车辆起到很重要的保护作用,如果防撞梁设计得足够安全,在事故中就会对车辆发挥很大的保护作用,保险公司就会从中获利,所以美国的保险公司推出汽车防撞钢梁设计标准,以此来减少车辆在事故中的损伤,从而减少保险公司的成本。
目前,国内汽车防撞梁的设计也较少考虑碰撞中能量的吸收问题,而在汽车发生碰撞时,瞬间的碰撞能量是很大的,需要通过防撞梁自身的缓冲设计加以吸收。吸收瞬间的碰撞能量,一方面可以减少车辆自身的损伤,如减少发动机在瞬间的碰撞中受到过大的冲击而损坏,另一方面可以减轻车内人员受到冲击后的受伤程度。虽然目前防撞梁在纵梁上有溃缩设计,但横梁上缺乏相关安全设计。
3 蜂窝防撞吸能设计
3.1 蜂窝结构的优点
蜜蜂可谓能工巧匠,蜂窝的构造更加精巧,在保证受力的同时节省材料。蜂窝由无数个大小相同的正六边形墙体组成,每个六边形单体互邻连接,六边形的底既不是平的,也不是圆的,是尖的,这个底是由3 个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有人测量过菱形的角度,两个钝角都是109°而两个锐角都是70°[2]。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蜂窝都是这一结构,蜂窝这一独特的结构可以使其应用在汽车防撞梁上成为可能。
蜂窝这一结构材料和工字钢结构相似,如精密排列的工字钢,故而结构变得异常坚固,其抗弯、抗压强度极高,而且其内部为空心,质量较轻,空间变形余量较大,具有极佳的缓冲性能和收缩性。从材料力学角度分析,蜂窝结构六边面与受力方向平行,由于立面比平面可承受较大的冲击力,在冲击时表现出优异的抵弯性能,故而在缓冲包装材料中被大量应用。而蜂窝结构在汽车上应用较少,汽车散热水箱虽然不是蜂窝结构,但在事故中,受力面与受力方向也是平行的,中小交通事故表明散热水箱的结构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少事故中发动机的损伤,而蜂窝结构的缓冲性能优于散热水箱,将此结构应用于汽车防撞梁设计,提高汽车在中小型事故中的安全性。
3.2 蜂窝防撞梁结构功能设计
此汽车防撞梁的设计是一种蜂窝吸能缓冲装置,车辆正前方为“U”字型框架,框架两端连接有安装片,安装片将蜂窝缓冲梁连接到车架上。“U”字型框架外围布满若干蜂窝单体,蜂窝单体通过卡箍固定在防撞梁“U”字型基本框架上,以方便安装和拆卸。蜂窝单体由薄钢板折弯焊接而正六边形,再通过点焊将每个蜂窝单元连接成带状,带状蜂窝单体固定到“U”字型基本框架上,当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蜂窝单体的缓冲结构性能便发挥作用,蜂窝的立面结构将来自正面的撞击力加以吸收,蜂窝结构随之变形,能量进行了转换,在中小型事故中这种蜂窝结构发挥了更好的缓冲保护作用。在带状蜂窝单体外侧粘接有软袋体,“U”字型基本框架内侧两端均固定有储液缸,由出液管和进液管将储液缸和软袋体进行联通,出液管和进液管上均安装有单向阀,储液缸远离软袋体一端连接有端盖,端盖内侧固定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另一端连接有活塞,当防撞梁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时,软袋体内的阻燃性液体通过单向阀流向储液缸,将碰撞的一部分能力进行吸收,减缓了对车辆的冲击,“U”字型基本框架与安装片之间连接吸能盒,起到进一步吸收能力的作用。
此汽车蜂窝吸能防撞梁设计考虑能量的层级衰减,在防撞梁外侧设置软袋体进行第一层级的缓冲,可以吸收较小的碰撞能量,当碰撞能量较大时,蜂窝状结构带发挥第二层级的缓冲作用,蜂窝的变形再次吸收大部分碰撞能量,使碰撞能量再次得到衰减,另外,吸能盒的设置可以再次吸收更多的碰撞能量,达到第三层级的缓冲作用,所以此蜂窝防撞梁设计有三道缓冲防线,将车辆受到的外部碰撞做到了层级衰减,可以更大程度减少车辆及车上人员的碰撞损伤,起到被动防御的目的。
上一篇:思政元素融入《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课程教学案
下一篇:没有了